建築的創作者總是汲汲尋找一個能完整體現對生活、美學、秩序理念的創作空間,而是根據不同的立地條件,找到最適合的建築師,而哪位建築師適合哪個案子,就是經驗和功力。」獲選世界建築家581人之一的蘇喻哲建築師,在接受訪談時就曾經感嘆過,在功利的房地場市場,建築的工藝沒落了,建築師的創意會被工頭認為是無可執行的空想,堅持技藝的品質被認為浪費唾手可得的金錢利益。而在與璞園的合作中,最令他開心的就是團隊對建築師創作的理解和最大程度的支持,這樣的關係彷彿鐘子期琴音遇見伯牙,讓他能在圖紙上恣意揮灑創作的符碼。
所以你能看見創作被譽為經典的「鶯歌陶瓷博物館」的簡學義建築師,儘管過去極少與建設公司合作,也在2006年接受璞園邀請,於陽明山前美軍宿舍、ICRT基地上,與李天鐸、 李瑋珉,三位大師共同規劃出24棟別墅的平面和建築造型。或者是曾擔任誠品書店的室內設計,以及汕頭大學圖書館等知名公共建築建築師的陳瑞憲,也因為和璞園同樣有「注重人文」的核心理念,而參與了(德璞十九章)的立面設計。九二一震災後,第一位深入日月潭邵族社區,展開協力造屋重建計畫的人本建築師謝英俊,他的住宅作品初試啼聲也在璞園,位於石牌的(璞園上誠),以他一向重視的生態文化作為規劃主軸,讓居住者能感受到與大自然的和諧互動。
建築擔負著城市美學的責任,透過建築專業,將土地上的個案雕磨成適得其所的人文建築,美感,是對於建築的執著;倫理,是對待土地的態度,讓建築的理念能在這個
舞台上揮灑,正是璞園一種堅定不移的使命。
舞台篇 Stage design
「建築師必定是偉大的雕塑家和畫家。如果不是,他只能算個建造者。」
─約翰.羅斯金
「未來最偉大的藝術,是在一片土地上建造最舒適的生活。」
─亞伯拉罕.林肯